今年清明是「凶日」!謹記:1不動,2不吃,3不做!避開這6大忌諱,祖宗保佑順整年

2025-04-04     奚芝厚     反饋
3/4
三、遠離「2不吃」:病從口入,禍從口忌

1. 不吃墳前「回頭供」祭祀後的水果糕點若帶回家,務必當日分食完畢。

隔夜供品被稱為「陰食」,尤其忌諱孩童食用。

江浙一帶傳說,曾有孩童誤食隔日供果後高燒囈語,經神婆做法方知是亡魂「搶食」。

2. 不吃「發物寒食」清明雖稱「寒食節」,但今年忌食螺螄、香椿、竹筍等「發物」。

中醫認為閏月春寒未退,此類食物易引發舊疾;命理師更警告:螺螄形似幽冥銅錢,食之恐招陰債纏身!(推薦替代食譜:艾草青團、茯苓糕)

四、切記「3不做」:觸犯禁忌,福運盡散

1. 不穿紅衣晚歸酉時(17-19點)後務必歸家,紅衣、高跟鞋等艷麗裝扮易吸引遊魂尾隨。

廣西某村記載,曾有女子穿紅裙夜歸後精神恍惚,需請師公「收驚」三日方愈。

2. 不爭不怨不流淚清明是「陰人收淚」之日,在墳前爭吵、抱怨或痛哭流涕,會被視為「送晦氣」,輕則家宅不寧,重則霉運纏身。

建議默念《往生咒》三遍,以香灰輕拍肩頭化解怨氣。

3. 不借不欠不理財當日忌借錢、討債、簽合同,因「巳日財庫空」,錢財流動易成破財之兆。

可隨身攜帶五帝錢或桃木印章,置於錢包鎮守財庫。

(附五帝錢擺放示意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