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荒誕的故事,成為後世茶餘飯後的笑談。
古人的"防腐術"
在古代,人們不僅希望能在去世後繼續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,更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夠完好如初,不會腐朽。
於是,防止屍體腐爛的方法應運而生。
其中最廣為人知的,就是用水銀等物質浸泡遺體。
尤其是在皇室貴族階層,這幾乎成了必不可少的喪葬環節。
他們相信,水銀不僅能防止屍體腐爛,還能保住死者的容貌,使其在另一個世界依舊光鮮亮麗。
九竅塞的神秘作用
為了確保水銀等溶液不會滲入體內,從而破壞遺體的完整性,古人還祭出了一個獨特的方法——堵塞死者的九竅:鼻、耳、口、眼等。
他們專門製作了昂貴精美的玉塞,用來填補死者身上的這些孔洞。
從某種角度來說,古代的防腐術不無道理,畢竟在當時缺乏科學手段的情況下,這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屍體的腐爛。
只是這背後所依附的,是人們對死亡的無知和恐懼,以及對永生的一廂情願的幻想。
還有人認為,給死者堵上九竅,是為了防止體內的精氣外泄。
按照當時的觀念,人的精氣散盡就意味著肉體的消亡。
堵住九竅,就是為亡者封存精氣,使其在另一個世界得以"重生"。
歷史印證玉塞之謎
2000多年前的西漢,劉勝作為漢文帝的侄子,享有極高的地位和榮譽。
他去世後,夫妻二人合葬於河北省滿城縣的一處陵園內。
1968年,這座沉睡地下兩千多年的古墓終被考古工作者發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