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因如此,杜秋娘自幼便生活在青樓之中,受盡世人冷眼。
可能是受成長環境的影響,讓她自幼養成了察言觀色的敏感性格,對事物的觀察也比較細緻入微。
杜母因為身無長物,只會吟詩唱曲,撫琴舞袖,她便將這些技能盡數教給女兒。
在母親的耳濡目染之下,杜秋娘很快成為了一名才貌雙全,能歌能舞的風塵女子。
十幾歲的時候,杜秋娘就已經名震南京城了,很多文人墨客想見其一面都很困難。
而在十五歲這年,她遇到了一個能改變自己命運的男人。
此人便是鎮海節度使李錡,也正是這個男人,即將把她推向歷史的舞台……
名震天下
在唐朝,節度使相當於鎮邊大將軍,權力非常誇張,發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就是節度使。
雖然在唐肅宗努力下,成功平定了安史之亂,但並未改變節度使大權在握的局面。
身為鎮江節度使的李錡,在聽聞杜秋娘的大名後,立馬趕到青樓一窺真顏。
而杜秋娘在李錡面前只唱了一首詩,便瞬間擊中了這名封疆大吏的內心。